最近Mount Nicholson 顶层 Penthouse B 以 6.09 亿港元成交、呎价 14.4 万港元,一举刷新亚洲分层住宅纪录,这背后可不是单纯的 “有钱任性”,而是藏着香港豪宅市场的三大深层逻辑。
地理稀缺性的不可复制
项目位于香港传统豪宅核心区山顶,俯瞰维多利亚港全景,且为低密度开发(仅 48 套分层单位 + 19 幢洋房),土地资源极度稀缺。太平山全山仅 1600 余单位,而 Mount Nicholson 作为亚洲楼王,其顶层单位的景观、私密性及地段溢价已达极致。此次成交的 Penthouse B 不仅拥有 4217 平方呎室内空间,更配备 3112 平方呎专属天台,形成 “空中别墅” 的独特形态,这种物理属性的稀缺性是价格突破的基础。
圈层效应与身份象征
业主名单本身构成 “隐形资产”:赌王四太梁安琪、大鸿辉兴业主席梁绍鸿等名流的聚集,使 Mount Nicholson 成为财富阶层的社交名片。该项目自 2018 年开售以来,多次刷新亚洲呎价纪录,形成 “越贵越买” 的市场心理。此次买家为嘉峰物流前股东谢燕妮,其身份虽未完全公开,但通过招标形式竞得,进一步强化了项目的圈层排他性。
区域分化与产品迭代
除 Mount Nicholson 外,港岛半山波老道 21 号项目于 2025 年 6 月以呎价 6.75 万港元成交,而九龙区的 “堤外” 项目因设计新潮、邻近深圳,吸引新生代内地富豪,这种分化表明,传统豪宅区(山顶、半山)与新兴豪宅区(九龙)的客群需求差异显著,前者侧重地段历史与圈层价值,后者则强调产品创新与便利性。
房产市场的结构性调整
虽然部分二手单位的贬值(如刘楸妍持有的 16 楼 C 室)并非市场整体下行,而是业主个体资金需求或内部转让导致的个案。相比之下,一手市场的高价成交更能反映市场信心 ——2024 年香港超级豪宅(成交额超 5000 万港元)成交量达 592 套,创近三年新高,其中内地买家占比超 50%,显示核心资产仍受追捧。
印花税政策的精准调控
2025 年 2 月通过的《印花税 (修订) 条例草案》将 100 港元印花税适用上限从 300 万港元提至 400 万港元,虽主要惠及中低价位物业,但更关键的是 2024 年 2 月全面取消的 “额外印花税”(SSD)和 “买家印花税”(BSD),使内地买家成本大幅下降。以 Penthouse B 为例,若买家为内地人士,仅税费节省即超过 9000 万港元(按原 15% BSD 计算),这直接刺激了高端市场的流动性。
投资移民政策的杠杆效应
2024 年推出的 “优化投资移民计划” 允许新移民以 3000 万港元投资款购买 5000 万港元以上物业,其中 1000 万港元可用于购房。这一政策显著降低了高净值人群的入市门槛,2024 年内地买家在港购买超级豪宅的金额达 300 亿港元,较普通住宅的 20% 占比高出一倍,成为推动市场的核心力量。
Mount Nicholson 顶层 Penthouse B 的成交,本质是稀缺资源与全球资本共振的结果。它不仅是香港豪宅市场韧性的证明,更是亚洲财富阶层对核心资产价值的重新定价。在 “撤辣” 政策红利、投资移民扩容与资金避险需求的多重驱动下,香港核心豪宅市场有望延续 “强者恒强” 的格局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选择兼具地段稀缺性、产品创新性与圈层价值的项目,仍是穿越周期的关键。
欢迎扫码咨询
vx:xi695682446